江西特产:双井绿
发布时间 2011-08-18 浏览 5649 次
uo;。

苏东坡品尝了双井茶之后,也赞不绝口,即回赠一首《鲁直(即黄庭坚别名)以诗馈双井茶,次其韵为谢》,诗曰“江夏无双种奇茗,汝阴六一夸新书。磨成不敢付僮仆,自看雪汤生玑珠。列仙之儒瘠不腴,只有病渴同相如。明年我欲东南去,画舫何妨宿太湖”。此诗对黄庭坚所赠双井茶作了一番赞扬和表示谢意,说黄庭坚是“江夏无双”,书法亦甚佳;又称赞双井茶为“奇茗”,并且从泡到饮,都亲自动手,不叫僮仆去做。苏东坡对此茶之珍爱,可见一斑。欧阳修也曾赋诗一首称颂双井茶,其诗曰:“江西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凤爪。穷腊不寒春气早,双井茅生先百草。(茅:草,即茶。古代把灌木型的茶树叫草茶)。白毛囊以红碧纱,十斤茶养一两芽。长安富贵五侯家,一啜犹须三日夸。宝云日注非不精,争新弃旧世人情。岂知君子有常德,至宝不随时变易。君不见建溪龙凤团,不改旧时香味色。”欧阳修在此诗中对双井茶作了高度评价,他认为双井茶的品质所以较好,首先是这种茶萌发得早,“穷腊不寒春气早”因而采摘极早而很细嫩,“十斤茶养一两芽”。接着说茶芽上白毫很多,茶叶包装也很精致,用红纱做茶袋,令人悦目。特别是此茶味道好,使得“长安富贵五侯家,一啜犹须三日夸”了。

双井绿产于江西省修水县杭口乡“十里秀水”的双井村。该村江边有座石崖形成的钓鱼台,台下有两井,在一块石崖上,镌刻着黄庭坚手书“双井”两字。茶园就坐落在钓鱼台畔。这里依山傍水,土质肥厚,温暖湿润,时有云雾,茶树芽叶肥壮,柔嫩多毫。

古代“双井茶”属蒸青散茶类,用蒸气杀青,再烘干、磨碎、煮饮。如今的“双井绿”,分为特级和一级两个品级。特级以一芽一叶初展,芽叶长度为2.5厘米左右的鲜叶制成;一级以一芽二叶初展的鲜叶制成。加工工艺分为鲜叶摊放、杀青、揉捻、初烘、整形提毫、复烘六道工序。

鲜叶进厂后,薄摊2—5小时,然后用铁锅杀青,每锅投入鲜叶0.15—0.2公斤,锅温为120—150℃,炒至含水58—60%为杀青适度。稍经揉捻后,即用烘笼进行初烘,烘温约80℃,烘至三成干,转入锅中整形提毫,待茶叶白毫显露,再用烘笼在60—70℃下烘焙,烘至茶叶能手捻成末,茶香显露,此时含水量约为5—6%时,趁热包封收藏。

品质特点为,外形圆紧略曲,形如凤爪,锋苗润秀,银毫显露;内质香气高香持久;汤色明亮;滋味鲜醇;叶底嫩绿。

1985年在江西省名茶评比鉴定中,被评为全省八大名茶之一,并荣获名茶证书;1984年以精致的小包装参加庐山茶叶展销会,博得中外客商、游人、消费者的高度赞赏。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