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公关是茶品牌软肋
发布时间 2011-08-22 浏览 4464 次
简单。

作为广告主的昌泰,委托设计公司设计稿件,理当履行一道审稿程序,也许当中确有这样一道程序,可能也没有在意用的是什么船作为形象物,只是看着气魄够不够大就可以了。但作为一个设计稿,其设计者有义务提供尽可能详细的方案说明,具体的操作过程我们不得而知,于是,昌泰也有可能是在极不知情的情况下,认可了这则广告的发布。这是昌泰在审稿上可能犯的一次失误。

广告发布之后,特别是在激起网友的强烈谴责之后,昌泰的应对就显得极为关键了。如果说之前的不知情尚能求得网友及读者的部分谅解和支持的话,其后的消极应对则激化了网友的激烈情绪。

平心而论,作为一个非军事爱好者,说不出战舰的所属国也是正常,但让人愤恨的是,知错不改。从“大和号”事件被网友提出至今,仅仅有一个ID为admin的管理人员在昌泰自己网站留言板内,发布了一条声明,称广告完全是设计公司所为,自己毫不知情。随后,在网友留言漫骂的贴子增加时,昌泰一度关闭了官方网站。

由此可以看出,在整个事件过程中,昌泰缺乏面对危机的经验,以至于在整个危机事件的过程中,应对措施有些消极:昌泰的管理层没有一个人为此站出来说明情况,没有在第一时间给出补救办法,至今没有向昌泰的消费者、人民大众站出来道歉。

这些是关系到整个事件走向的关键性问题,昌泰在这些问题上的“不作为”是极其可怕的。可能在整个“大和门”事件中,昌泰是委屈的,正因为受了委屈才更需要站出来澄清事实,积极应对。

茶行业正在进入品牌化时代,一个经得起考验的品牌才能永久地立足于市场;作为中国传统行业的品牌,首先要有基本的民族意识。上升到意识的层面上,昌泰的问题正是茶品牌企业的基本民族意识的问题。

如果不小涉及到民族情感和民族意识,“大和门”事件就不会发生,正因为涉及了民族意识,这个事情才会激起如此轩然大波。没有民族意识的民族是可悲的,没有民族意识的品牌是很难立足的。一个负责任的品牌,首先要有负责任的民族意识,这不是泛政治化的假想敌的问题,而是如何去正视历史、正视那段痛苦的民族经历的问题。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