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贴牌”向“品牌”跨越
发布时间 2011-08-23 浏览 5647 次
,2004年甚至还出现过客商抢购茶叶现象。浙江、江苏等地来的茶商人数年年看涨。南京雨花茶馆的邱老板,在南京拥有4大茶庄,资产超千万,每年2至5月,亲自带着资金、技术和工人,住在田坝收购茶青、就地加工贴签,每5天就要通过空运发一吨茶叶回去。

  “资产上千万的老板之所以能在一个贫穷的小山村住上四五个月,这充分说明凤冈茶的确品质好,还有就是茶生意的利润大。”汪孝涛说。据他所知,外地客商一致认为,贵州茶像永安镇田坝一带出产的茶叶,因山高雾多,没污染,泡5至6次还有余香,而省外茶叶只能泡3至4次。苏州的一位姓刘的老板还透露,用田坝茶叶制成的“碧螺春”对正宗“碧螺春”的冲击很大,很多知情人都点名要“贵州碧螺春”,他的货往往一到就被抢购一空。

  据不完全统计,凤冈茶有三分之二被外地客商直接收走,剩下三分之一的销往湄潭西南茶城,贴上各种名茶标签销往世界各地。

  上好的凤冈茶叶为何总是被别人拿去贴牌赚取丰厚的利润?对此,凤冈人是否一味地让精明的客商贴牌,甘当人家的“替代品”呢?答案是否定的。贴牌之痛背后,凤冈人的品牌意识正慢慢觉醒,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这是丰富的茶叶资源与落后的种植水平并存、优异的茶叶品质与低下的加工水平同在造成的尴尬。要告别“贴牌”,就得提升自己的产品附加值,打造自己的品牌。

  艰辛探索

  凤冈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地貌呈山陵与平坝相间的特征。绝大多数分布在海拔700至1000米之间,森林覆盖率达50%以上。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凤冈茶叶的内在品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何挖掘凤冈茶独特品质,打造自己的品牌?

  近几年来,凤冈县委县政府认真审视资源,考察市场,探寻出路。该县在“开发绿色产业,建设生态家园”绿色战略的基础上,实施了“营造绿色环境、培育绿色基地、实施绿色加工,打造绿色品牌”的“四绿”工程。县委、县政府形成共识,要把茶叶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经济优势,特色就是竞争力。

  “走差异,走高端,走有机之路,才能彰显个性,增强市场竞争力。”廖海泉说。

  按照“高端运作、抢占先机”的跨越式发展思路,凤冈坚持“差异就是特色”的发展理念,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聘请我国茶学专家陈宗懋、茶文化专家林治等专家为凤冈茶业的发展把脉。同时积极参与国内外各种茶事活动和到外地考察学习等,找差距,寻特色,铸品牌。

  发现源于艰辛的探索。该县的茶叶除了具有其他地方茶叶的普遍特征外,其独具的特色是品质独特:凤冈茶叶富含锌硒等微量元素,世界少有,全国唯一。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