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维深介绍,追溯六堡茶产制之起源,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据东汉《桐群采药录》记:“南方有瓜芦木,亦似茗,至苦涩,取为屑茶饮,亦可通夜不眠。”改革开放以后,六堡茶产业成为迅速发展的富民产业。梧州市农业局办公室主任甘日文告诉记者,从2004年起,梧州市委、市政府就把六堡茶专业镇(村)建设列为实施五大措施促进农民增收工作的重要内容;2007年,梧州明确将六堡茶列为全市农业优势产业;2009年,梧州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六堡茶产业化发展的决定》。
目前,梧州六堡茶产业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市、县、镇各级农技部门成为梧州市六堡茶产业服务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梧州市六堡茶协会已于2006年成立,成为六堡茶产业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其会员主要来自生产基地、加工企业、茶行茶庄、技术服务部门等。此外,六堡、狮寨等六堡茶基地镇的商会,也是六堡茶产业服务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为当地六堡茶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甘日文介绍,近年来,通过梧州市政府的培育,企业的积极参与,六堡茶市场流通及其文化传播体系初露端倪。一批专业的六堡茶叶交易市场纷纷建成,产品远销东南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国内市场已从主要为区内及粤港澳逐步拓展到北京、上海、南京、西安等大城市,且产品的知名度不断提高。梧州茶网于2007年6月建成,可通过梧州茶网宣传和推介六堡茶产业和六堡茶文化等。
梧州市委书记刘志勇说,近几年来梧州全市的六堡茶生产企业(包括毛茶加工)已由2004年的4家发展到22家,从业人员约2300人;企业的设计产能已由2004年的4900吨提高到目前的10000吨;六堡茶产量由2004年的831吨增加到超过6000吨以上。2007年4月,上海举行的“第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茶博览会”上,全国茶叶界权威人士对200多家参展企业送评的茶叶进行了仔细的评审,梧州六堡茶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了评委,参赛的梧州市三家参展单位同时登上领奖台,捧回了三个金奖。
近年来,梧州多家企业,多个批次的六堡茶先后在广州、上海、深圳、北京、南京等国际博览会上获得48枚金牌、48枚银牌及“茶王”最高奖。梧州六堡茶的品质得到了全国同行的肯定,引起了全国茶业界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