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生产企业而言,需要坚决地确立诚信经营的原则,任何的坑蒙拐骗、弄虚作假和胡吹瞎扯都是不能长久,任何的侥幸心理和小动作都可能将业已建立的信任关系打破,从而导致严重后果。前几年南京冠生园陈馅月饼事件和宝洁公司的SKⅡ化妆品质量风波就说明了这一点。如果生产企业利用消费者的信任,抱着“买家不如卖家精”的心态,或者抱着“捞一把算一把”的心态,那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无异于吃完前人饭断绝后人粮。中国原产地名优茶与同类但非原产地名优茶之间价格上的巨大差异、最近几年的普洱茶热潮和普洱茶的“以老为贵”,实际上考问了和一直在拷问着一些人的良心。所以,如果不能真正地以诚为本,如果不能严格地保证质量,如果不能切实地尊重和保障消费者利益,就不要妄言打造品牌。
其次,品牌是一种差异。
当今社会已进入物质丰富时代。当你走进任何一个大超市或者百货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总是让你眼花缭乱。产品质量合格只是消费者购买的前提,但当你面对如此之多的合格产品时,消费者又当如何选择呢?此时,哪个或哪几个产品能从一堆产品中冒出来,哪个或哪几个就能成为消费者购买时优先考虑的对象。
要从一堆产品中冒出来,就意味着要有差异。这些差异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三方面:
第一、产品外观、包装和价格等方面的差异。比如,产品价格低对于一些对价格相对敏感的消费者而言,性价比就高。这种低价,常常可能是来自于规模经济基础上的大生产和大流通。有些时候,产品价格高,会成为一种指示器或者炫耀的参数,从而形成差异。比如,消费者购买劳力士表,绝对不会仅仅为了计时,更多是为了显示身份。
第二、产品性能方面的差异。又如,当一堆整体差异不大的冰箱摆在一起而某个声称“最节电”时,这个牌号的冰箱就形成了差异;当一堆整体差异不大的空调摆在一起而其中某个声称“最安静”时,这个牌号的空调就形成了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