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湖南黑茶:品安化黑茶
下一主题:结合茶文化,茶科学,茶
松柴明火干燥是黑茶独特的干燥方法,采用松柴明火,分层累加湿坯和长时间一次干燥法。传统烘焙采用特质的“七星灶”,既灶的进口用砖砌七个孔,以松柴明火烘焙,但明火不进灶孔,不忌烟味,烘茶坑分大中小,大坑一次可烘茶200千克以上,中坑100千克左右,小坑50千克,烘茶时分七次加入湿坯,待上层有八成干时翻焙,上下互换,烘干下焙。
茯砖茶
茯砖茶是黑茶中的高档品种,也称“伏砖茶”、“泾阳砖”、“福茶”、“附茶”等,因为是在伏天加工的,故名伏茶。茯茶早在16世纪就被规定为运往西北供少数民族所需的官茶。茯茶与绿茶、红茶比较,绿茶属非发酵茶,红茶属半发酵茶,而茯茶属于完全发酵茶,其加工工艺独特,独具菌花香。传统的茯砖茶已经有500年的生产历史。尤其是茯砖茶中呈金黄色颗粒的“冠突曲霉”,俗称“金花”,经分析鉴定:具有极强的分解油腻,消食,调节人体脂肪代谢的功能,特别适应于饮食结构中以奶肉类为主的人们饮用。
“泾阳砖”之名的来历,则是因筑制模具、质量检验都在陕西泾阳而得名。17世纪中叶,在陕西泾阳一带自然形成了规模庞大的湖南黑茶加工、质检、贸易集散市场。泾阳在抗日战争前有茶厂约六十多家,武汉沦陷后,仅余延顺、裕民、天泰、裕兴中、昌盛等八家。1951年统归“泾阳人民茯砖加工厂”加工“人民牌茯砖”砖茶。1958年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茶叶局考虑到原料运输费用大,成本高等原因,取消咸阳、泾阳茯砖厂,将茯砖加工的任务全部交由湖南省承担。
现代茯砖茶分为“特制茯砖”和“普通茯砖”两种。外形要求平整,棱角分明,厚薄一致,发花普遍茂盛,特茯呈褐黑色。砖内应该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