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专家论茶:传奇千两茶
下一主题:湖南黑茶市场:湖南黑
共和国成立后,湖南省白沙溪茶厂引进千两茶制作工艺,使生产得到了一定规模的发展。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茶叶市场严重滑坡,千两茶产量甚微。近几年,随着茶叶市场的重新启动,受到党中央、国务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的感召,千两茶生产呈现出生机,大有重振雄风之势。据初步预测统计,2007年安乡县可产千两茶3.2万支,将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
手工制作 技艺精良
千两茶属于黑茶类别,其包装呈圆柱形,紧压而成。整个工艺流程,系手工操作,大都在家庭作坊生产。精深加工千两茶所采用的原料是黑毛茶,以黑毛茶三级为主,拼入部分二级下堆。黑茶的采摘,在谷雨前后细茶采摘过后,茶农又忙春耕,一时采摘不过来,一些未采摘的茶芽,在夏初暖阳下蓬勃生长,等忙过春耕,再上山采摘,嫩枝蔓延几寸长了。有工夫的就一叶一叶摘下,没有工夫的就连枝带叶采摘,通称“老茶”,只能用于制作黑茶。
千两茶的工艺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是黑毛茶制作。这是千两茶加工最基础的工艺流程,包括杀青,揉捻,渥堆,复揉和烘焙五个步骤。第二个阶段就是千两茶加工。黑毛茶制成后,经过筛分、拼配等工序,用高温蒸汽软化,装入内衬棕丝片、蓼叶的篾篓内,中间扎篾箍,先用脚踩,后用杠压,然后冷却,进行自然干燥,日晒夜露55天,遂成成品。
吁建立强有力保护机制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不少安化千两茶工艺的制作中向记者表示,在千两茶制作技艺的保护和传承方面,应尽快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保护机制。他们呼吁,建立一种由政府主导、市场引导、企业自主、社团配合、民间参与的保护体系,做到职责分明,任务清晰, 形成团结齐心、协调一致、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并按照财政预算方案 ,将千两茶保护工作经费及时拨付到位。
【大公网湖南频道 记者 伍均哲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