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学者们对四川茶马古道的研究已是踌躇满志,要奋起直追,争得茶马古道研究的高点。
刘勤晋(西南大学教授):台湾学者冯明珠女士告诉我,台湾故宫博物院存有清朝的奏折,里面有好多关于茶马古道的内容。台湾人对茶马古道感兴趣,我们同样。千百年来,藏族为什么能与汉族扭在一起,彼此不可分离,茶是重要的因素。茶马古道是因“茶马互市”兴起,既是贸易道,也是政治道。研究茶马古道,不只是研究遗物,还有现存的生活,还有流传着的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像锅庄等,这是文化的中介。在民族文化史上,茶马古道是重要的一环。
任新建(四川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无论是“马锅头”的长途跋涉还是电视剧《茶马古道》的播映,云南对茶马古道宣传的热络让四川学者感到了紧迫。其实,从历史的久远、深厚以及影响,四川远比云南强。云南的茶是雍正年间才进入西藏的。茶马古道主要是川藏道。如今,西藏80%的茶叶都出自四川雅安。西方学者提出了多民族融合的几个条件:国土整合、经济互补、文化交流、血缘融合。茶马古道与此暗合。明朝朝廷提出以茶治蕃的政策,因为只要茶道梗阻,西藏民族就不稳。藏族与汉族的融合,茶马古道至关重要。
段渝(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申报“文保”容易,申遗难度大。申遗得有许多无形的东西,这就是文化。茶马古道文化内涵有几个层面。一、兴起。这是由茶马互市引起,在唐代就有了,路线是从雅安到吐蕃。二、设立市场。宋朝时开始在川北、陕南一带设立,元朝以后移到了碉门(雅安天全),三、边茶。云南的茶道主要是内部的道路,雍正后始进入西藏。四川边茶进入西藏更早,量也大得多。四、放大背景。研究要同西南丝绸之路联系起来。更能透视当时的历史原貌。
杨绍淮(雅安茶马古道研究学者):《康定情歌》早已名闻遐迩。而康定由一个小荒村发展到城市,就是因茶而起。康熙后,马帮和背夫盛行,康定成了集散地。人口的聚集让康定发展起来。
朱小南(四川省文物局副局长):茶马古道的研究是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要做辛勤细致的工作,尊重历史客观事实,尊重正确的科学方法,把原汁原味的茶马古道留给后代,让我们及我们的后代看到我们是如何走来。
茶马古道的研究热潮又要开始沸腾了。(完)(汪文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