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千年白茶,万里飘香
发布时间 2011-09-13 浏览 5674 次
在任福建茶叶示范厂技师兼政和制茶所主任时,莅政茶事,开展外销茶加工、改进加工技术、制茶技术测定等工作,对当时生产的工夫红茶、白毫银针、白牡丹和白毫莲心都进行技术测定,写出“政和白毛猴之采制及其分类商榷”和“政和白茶(包括白毫银针和白牡丹)制法及其改进意见”在《安微茶讯》上先后于1941年10月1卷10期和1941年11月1卷11期发表,为政和茶叶发展和茶叶加工工艺进步做出重大贡献。

  皇帝赐名:关隶县改名为政和县

  政和县地处福建武夷山脉的东北部,隶属南平市,是一个古老的茶乡,早在唐末宋初已产茶叶。《茶叶通史》(陈橼编著)称:唐末宋初福建茶区的形成,建州茶叶可能是从渐江的台州、到处州的庆元传入政和,经松溪再传到建瓯。与宋元时期著名的建安“北苑贡茶有着很深 的历史渊源。古时东平、高宅、长城、东衢、感化五里是“北苑贡茶”产地之一。民间相传、宋微宗政和五年(1115年),是因为政和在宋朝时期盛产名贵的银针茶叶,微宗政和年间,银针选作贡茶,喜动龙颜,微宗皇上 将政和年号赐作县名,关棣县隧改名为政和县。

  政和茶叶至明朝已有了大量的发展。明永乐三年(1405年)政邑县令黄裳编纂的首部《政和县志》,收集有郭斯游白云精舍诗句:“稚童烹茶敲石火,林僧剖竹引岩泉”。白云精舍筑在今城关熊山麓,可见其时城关一带已产茶叶。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知县车鸣时作县志序云:“政延绵数百里,山川险谷,民罕十连之聚,然西南十分之九不尽宜于五谷,勤于事事,亦足自赡。上播茶粟,下植麻yu,其他木竹菇笋之饶,唯地所殷”。可知茶叶已成为山区人民经济生活的重要来源。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