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福建的茶(说岩茶很到位)
发布时间 2011-09-14 浏览 6647 次
不出差异,显现不出特点来。就乌龙茶来说,台湾的冻顶乌龙最好喝,这最好喝的意思就是最容易入口,不大喝茶的人,喝了台湾的冻顶乌龙也会觉得圆润甘甜,很舒服;接着再喝安溪的铁观音呢,又会觉得味道重一点;而喝岩茶呢,一般人就不容易接受了,觉得涩,并没有那么香。而实际上,这个“涩”,却正是“岩韵”的内核。

  能够喜欢涩的人,一定是不一般的人。从中国传统的审美价值来看,涩和滑真是一种辨证关系。表面上看,滑当然要比涩好,青涩显得稚嫩,不够流畅,但深里看,在更高一个层次上,又反转过来了,涩要比滑好,朴拙、内敛已经是一种很高的境界了。这和写文章一样,一开始要求流畅,但这样的标准很容易达到,慢慢地,就会追求文章中的涩味,但这涩又不是生涩,而是一种“障碍”,不让你那么容易进入,而你一旦进入了,就会慢慢觉得它的厚重和好了。周作人的文章好,其中就有这么一个涩字。袁枚说龙井“味薄”,应该也是体会到岩茶的厚和涩吧。

  武夷岩茶的“岩韵”,它的涩味,一般人只知和它的地理环境有关,却不知和发现、欣赏它的人更有关。武夷山自古就是佛道名山,很多茶园都归寺庙道观管理,比如武夷山最著名的大红袍就归天心的永乐禅院所有,“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爱斗茶”,因而那些得道高僧对茶品味的喜好就会直接影响到岩茶的品质特点。有人很直接地把武夷岩茶的“岩韵”说成是“烂石”和“青苔”味道,初看觉得说得太白,但一想却也大有深意,让人想起王维的诗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的意境,而王维,正是被人称为诗佛的。想想那些道行深远的僧人,是不是都有一些枯寂的味道?而这,内在里应该也是和武夷岩茶的涩味大有关联的。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