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AC尼尔森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在国内茶饮料中,康师傅和统一分处于第一及第二的位置,两个企业的茶饮料产品已经占据了70%以上的市场份额。可口可乐公司面对这样的市场格局,依然下大力气再次进军,恐怕是基于对中国市场巨大潜力的考虑。有行家预计,2008年国内茶饮料市场总销量可达9.97亿标箱,总额将超过400亿元人民币,加之近几年来碳酸饮料在全球范围内的急剧“退烧”。茶饮料跻身“饮料老大”已是必然趋势。
《市场报》记者走访了北京几大超市后发现,今年茶饮料依旧竞争激烈,新品推介不少。康师傅最新推出了茉莉蜜茶,燕京“九龙斋”推出了小容量精装,中华中医药学会则研制开发了一种名为板蓝花的茶饮。另外,打出茶叶牌的还有“宋聘茶庄”的全球首款原液灌装茶饮料“滇皇”普洱茶系列饮料和“滇皇”普洱高级袋泡茶,这是茶饮料家族首次出现的普洱茶。专家认为,在现有格局下,产品要更细化,定位要更明确,才能有所突破。
面对可口可乐提出的“原叶茶”概念,业内人士认为这是理念的提升。当前市场上的一些茶饮料相对而言更加注重口味、解渴,保健和营养意识不足,主打概念不清,厂商应敢于并善于说出茶饮料的真正含义,推动市场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价格大战:
从隐性“瘦身”开始
4月份,农夫果园的粉丝们发现农夫果园新上市的部分饮料采用了新包装,虽然价格不变,净含量却缩水。减量后的农夫果园,净含量从600毫升减少至500毫升,相比从前显得“又瘦又矮”。 除农夫果园外,鲜橙多的新瓶子也变得“玲珑浮凸”起来,“水桶腰”变成了“小蛮腰”,分量减少了50毫升。
北京高校学生小范对《市场报》记者说,她很喜欢喝果汁,几乎每天都喝,今年她发现很多果汁包装都变了,“美其名曰新装上市,其实就是把包装变小了。”除瓶装饮料外,部分袋装饮料也加入“瘦身”行列,如立顿袋装即溶原味奶茶从一盒12袋减为10袋,价格依然维持11.5元。
今年,原料、包装、运输三大项成本的价格上升的确给饮料行业带来不小的压力,年初一些饮料商也将价格进行了小幅上调。京城部分超市中,部分茶饮料价格上调了0.1元至0.4元不等。康师傅无糖茉莉清茶上调了0.3元,康师傅的红茶和绿茶也上调了0.1元。百事可乐已经上调了产品的出厂价,但上涨的幅度不算太大,如355毫升24罐装可乐由原来的39元/箱调为40.50元,2升6瓶装可乐则涨了1元,达到29.50元,平均涨幅为3%至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