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黑茶故事:黑茶缘
下一主题:安化茶产业基本情况介
明清至民国,随着茶叶兴旺,茶市弊生,有掺假、掺杂,“外路茶”掺入“道地茶”等。为确保正宗安化黑茶质量和信誉,维护茶商和茶农利益,历代政府十分重视对“安化黑茶”的保护和管理,刻石碑、立章程。类似古代的禁碑在安化随处可见,较早的是雍正八年的“苞芷园茶叶禁碑”:禁外县茶贩子装假混安杂卖;禁本地人等贩运异属草茶,拥塞本地;禁产货茶户掺假,蒙混外省客商;禁船货装载私贩假茶入境。 这些禁碑、规定,不仅对当时“安化黑茶”这一品质保护和提升起了积极作用,就是在今天依然有着重要的实现借鉴意义。
4.“安化黑茶”文化源远流长。
茶文化是历史的积淀。惟有悠久的历史,才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载体是丰富多彩的;尤其是明清至民国,晋陕中原文化融入安化,更是促进了安化茶产业、茶文化的发展,历史造就了安化特有的茶文化,如茶亭、风雨廊桥、茶碑、茶钟、雕花的窗、茶馆 、“竹筒茶”、“茶禅”、“烘房飘香”、“ 新站长”、“安化千两茶歌舞”、“安化千两茶赋”,众多的茶歌、茶诗、茶文、茶谚、茶联、茶民俗、及“安化黑茶茶艺”、“安化茯砖茶茶艺”、“安化千两茶茶艺”、“安化天尖茶茶艺”及有茶乡孕育出或与安化黑茶有缘的如陶澍 、左宗棠、毛泽东、彭先泽、冯绍裘、黄本鸿等名人。文化一经与茶结合在一地,茶文化就成了茶产业的灵魂,使安化茶既是物质产品,又是精神产品,这也是安化茶产业发展的独特优势。
二、严格按照“安化黑茶”标准组织生产
1、按照绿色无公害要求,加快原料基地建设;
2、按照健康卫生要求,尽快提升加工企业生产水平;
3、加强对基地企业生产过程的监督,使“安化黑茶”地方标准落到实处。
4、严厉查处掺杂使假败坏“安化黑茶”声誉的企业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