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与茶企不同,茶包装等配套产业则比较看重专业茶展。厦门鑫尚品纸艺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兹福表示,与茶企不同,茶配套产业的消费群体是茶叶企业,决定了它对展会的需求,更侧重于这样能够直接与茶企对接的平台。
业内质疑—— 会展是看实效还是争面子?
由政府花钱举办,免费邀请企业来参展,这样的展会一定会有大量的企业争着来?其实不然。据了解,目前成规模的茶叶展会多是由政府举办,多不是进行市场化运作,而是免费让企业来参展,可是企业参展的热情并不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
一茶企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的展会很多都是面子工程。企业参不参展,看的是这次展会请的领导级别高不高,会展的规格也与到会领导的级别成正比。商家感叹,这样的展会完全违背了办展的初衷。
据了解,高收入、高赢利是会展业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据统计,国际会展业的利润率大多在25%以上,它给当地所带来的相关产业的价值与展览会本身的投入之比为10:1,即在会展上投入1元钱,就将在该地相关产业中有10元的实际产出。这就是会展业得以蓬勃发展的最根本动力。有数据统计,世界各地每年举办的大型国际会展有40多万个以上,总开销达到800亿美元,定期举办的大型展览会和博览会也多达4000多个,直接经济效益就可达到2800亿美元。但是,茶叶展会的实效却让茶商们质疑。
据业内权威人士王先生介绍,目前的展会真正发挥实效的不多。他介绍道,曾经参加过多场展会都碰到这样的情况,开幕活动当天,为了迎接领导活动热热闹闹,领导一走,不仅活动后勤开始出问题,连人流量也大不如前,企业也可以准备撤场了。“到底是该对领导负责,还是该对企业负责,这是展会主办方应该重新考虑的问题。”王先生告诉记者。
相关链接
展会是有计划的选择
有参展意向的企业,首先要制定全年参展计划。展会有综合性、专业性和区域性之分,来参展人数也有明显的多寡之别。根据企业自身的需要,优先选择专业性强、区域性强、影响力大、参与公司多和观展的目标经销商多的展会。其次,还要考虑展会的主办方以及承办方的影响力,行业类别界定明显。当然也可以跨行业参展。企业最好对该类展会近5年来的举办效果进行评估,结合自身参加的必要性以及成本,适时参加。第三,主办方对展会的宣传力度。媒体宣传是组织好展会的关键环节,集中反映了组展单位对招展对象和观众的理解,突出表现在招展阶段是否选择了展出企业都能看到的专业媒体,观众是否选择了市场比较集中的专业媒体,展览会举办期间是否在展会所在地及周边地区做到了广泛宣传。对于综合性的展会,要考虑有没有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参展商企业是不是通过展会达到了直接或间接的销售业绩;专业性强的展会,投入巨大。企业主要展示自己的品牌、展示自己的形象,是让经销商、代理商了解本企业,发展投入太大,就要考虑企业的承受能力;若展会有一定的地域性,应该选择市场潜力大、辐射力强的中心城市,选择这样的城市参展应该会得到应有的回报。目前绝大多数的茶博会,都是政府包办的茶博会。茶博会众多,但是真正站在企业的利益角度出发的茶展在我国还是凤毛麟角的,有些展会仅仅是为了做展而办展,没有站在企业的角度上去做好展会宣传和买家的组织,这对企业来说,将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
衡量一个好的展会对参展商而言,只有参展商得到价值的体现,这个展会才具有参展意义。(记者 林桂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