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风暴中原红茶全产业链省委书记烹制
发布时间 2011-09-29 浏览 8579 次
射面大、带动力强,具有较高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2009年12月27日,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到信阳视察时说,信阳可以尝试创新茶叶产品,开发信阳红茶加工,加大夏秋茶采摘力度,增加群众收入。

  在卢书记的牵线搭桥下,九拓公司北上,去年4月13日,经过数十次的实验,信阳红茶诞生。去年4月26日,信阳茶叶节前夕,卢展工与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刘枫一行,访问信阳。高兴之余,卢展工给新研发的红茶起了一个厚重而响亮的名字——“信阳红”。

  信阳市茶产业办公室副主任夏国宗称:2010年整体上信阳茶农约多出19亿元的收入。三门峡市委书记杨树平称,三门峡函谷红茶研发成功,一年将为茶农增收30亿元。

  来自河南省产业协会的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底,河南省茶叶总产量4.2万吨,居全国第11位,茶叶总产值达到81亿元。

  红茶全产业链浮现

  种植只是红茶产业链的一个环节,郭力认为,后期的销售、包装、推广利润更为丰厚,更能创造高薪就业岗位。

  作为承载茶叶销售的场所,今年8月1日,随着郑州中陆茶城正式揭开了神秘面纱,郑州的茶叶批发市场也增至8家。“我们不仅要做中部最大的茶产业交易基地,而且还要成为中原茶产业的风向标。”中陆茶城开发商——河南中陆物流董事长王超斌说。

  河南省茶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马哲锋表示,卢书记点题红茶,深谋远虑。因为茶叶消费在河南拥有很大的潜力。而爱茶、懂茶的卢书记把河南的优势挖掘了出来,发展红茶产业,河南前景广阔。

  王超斌认为,在懂茶的省委书记引导下,自己才开了个大茶城,目前来看,发展势头良好。

  今年6月7日,2011年河南-港澳经贸交流活动文化产业项目签约仪式暨豫港文化产业合作交流座谈会在香港万豪酒店举行,其中一个项目引起大家关注,那就是摩根世界基金与河南长期置业合作在荥阳建世界茶坛项目,该项目总投资70亿元。

  据摩根基金组织中国区投资总监徐才原透露,这是摩根基金第一次投资河南。相信在河南省各级政府的支持下,这个项目可以成为世界一流的文化项目,成为河南乃至中国的名片。

  河南长期置业公司董事长郑立新表示,要把项目打造成集文化、科研、交易、仓储、物流、会展、商务、休闲、旅游、农业、加工和低碳养生国际社区等为一体的复合茶产业链集群。并以项目为龙头,把郑州打造成极具世界影响力的超大型茶文化舞台、交易中心、产业集聚区和物流枢纽。

  小产业蕴含大文章

  作为郑州市民,李霞女士正在运作以红茶为题材的电影《茶色》。

  她说,信阳红茶的诞生是一段佳话,以电影的形式记录这段历程,具有特别意义。

  在《茶色》之前,由中共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委、区政府,河南国香茶城管理有限公司主办,亚洲朗润影视传媒集团(香港)有限公司承办。中国文化艺术影片《茶香》已拍摄完毕。河南国香茶城管理有限公司人士透露,将于明年上半年在各院线公映。

  郭力说,据他了解,在卢书记点题信阳红之后,河南至少诞生了20个茶叶新品,而大多数是红茶

  为啥红茶如此吃香?郭力说,日本大阪市立大学实验指出,饮用红茶一小时后,测得经心脏的血管血流速度改善,证实红茶有较强的防治心梗效用。而美国杂志报道,红茶抗衰老效果强于大蒜、西蓝花和胡萝卜等。

  立顿红茶,每年销售额300多亿美元,比中国内地所有产业厂家的销售额还要高,立顿能红得发紫,从侧面也说明红茶的前景。郭力说。

  郑亦生说,作为茶人,红茶能走出福建与河南结缘,他感到特别振奋,也看好红茶产业在河南的发展。

  河南省知识产权协会副秘书长李建伟认为,卢展工在对信阳茶进行调研,曾寄语当地茶人:“小茶叶大产业,小茶叶大民生,小茶叶大文章。”在和福建的合作中,河南引进了资本、技术、人才,同时又收获了品牌和GDP,不论是信阳红还是函谷红,都是植根于河南,带有浓郁中原特色的品牌。这些卢书记亲自命名的品牌,不仅增加了河南人的收入,而且树立了河南形象。

新闻来源:东方今报 文 刘栋杰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