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许多老茶客来说,喝陈茶,无论是普洱还是乌龙,它记载的是时间的重量,品质的好坏似乎已是其次。捧一杯今天的香茗,想象着它是若干年前制茶人辛苦的成果,那股淡淡的茶香,似乎沉甸甸起来,单是这一份心意,就足以令人心怀感恩。
陈岩,自古胜新岩
对于岩茶而言,陈放一年以上都可称为陈岩茶,而存放10年以上的则是称为老陈岩茶。与当年的新岩茶不同,陈岩的花香较弱,老陈岩基本上没有花香。但从茶汤滋味的角度来看,陈岩胜于新岩,更显醇厚,更加隽永。
为什么要“陈”
岩茶之所以能陈放,与它的特殊制作工艺有关。岩茶是半发酵茶,制作过程中有一道极为重要的焙火工艺,即将揉捻好的茶青,置于炭火上烘焙。一般要进行两次以上。第一次称为初焙,主要目的是干燥;第二次称复焙,主要目的是提升品质,调节香气滋味,改变茶性。烘焙的基本原则是“低温、长时”。这道特别工艺,也决定了它不但可以陈放,而且可以使茶的质量得到改变。
一般来说,刚焙好的乌龙茶,有一股明显的“火香”,茶性也由寒变温,此时如饮用,往往容易上火。清代著名才子周亮工有诗句:“雨前虽好但嫌新,火气难除莫进唇;藏的深红三倍价,家家卖弄隔年陈。”反映出了当时民间饮用陈岩茶的习俗。因此,好的陈岩茶,要比一般岩茶价格要高出许多。
尽管价高质好,但对岩茶来说也不是“越陈越好”。曾有人品尝过据说是50年的陈岩,滋味已很是平淡。好陈岩,一般都在10—20年之间,这应该是陈岩品质韵味最佳的时候。
陈岩的好处
岩茶经过陈放,尤其是经过相对多年的陈放,微弱的氧化作用使茶性变得平和,本身原有的消积化食作用得到强化,特别适合胃寒胃虚的人,胃热的人也没有刺激。同时能够适度刺激肠道,利于通便。除此之外,陈岩还有较好的养肾固水和强心降压作用。对于中老年人常见的肾虚、前列腺肿大、心血管病,均具有良好的预防与辅助性治疗效果。
事实上,福建、广东和台湾这些传统的岩茶流行地区,陈年岩茶的保健功能很早就被人们所认识。一些山区农家,常常喜欢将岩茶装进陶罐,或者封入柚子壳中,置于干燥处保存。需用时取出少许煎汤服用,可治风寒感冒与小儿疳积。出远门做生意者往往也要带些陈岩茶,以防治水土不服引起的肠胃病。而中医则很早就认识到陈岩的这些性能,制成“万应茶饼”,一度成为居家出门的必备良药。
如何“陈”出好岩茶
要想“陈”出好岩茶,一是选用好的传统工艺岩茶。好陈岩一般都是以优质名岩茶,采用传统工艺足火焙制。近年来市场上出现的高香型新工艺岩茶就不宜陈放;二是保藏得法。岩茶保藏关键在于选择陈放的地点与容器。地点应干燥、避光、无异味。厂家一般是堆放在专门的仓库内;农家往往放在阁楼上;一般城市家庭则宜放在没有阳光直射的旧柜或架上,切忌,不可放冰箱,或者厨房、阳台上。至于容器,厂家一般是装在专门的木质或纸质茶叶箱里;城市家庭,如果是买来就有包装的,按原样不动即可。如果散装的,可选择大小适合的陶罐、紫砂罐、瓷罐;或者专门的不锈钢茶桶,讲究的也可选择纯锡罐。陈岩茶还有一个奇妙之处,就是用不同容器保存的陈茶,保健功能也有所不同。用陶土的更宜养脾胃,用金属的则更利肾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