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品行业:渠道比品牌更有价值
发布时间 2011-10-08 浏览 6293 次
比例在美国和日本分别达到52%和43%。

  同时,中国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在下滑。对食品和饮料企业来说,这种下滑更为突出:2007年,有48%的顾客表示会继续购买其现在的品牌,而2008年下降到23%。伴随着品牌忠诚的溶化,中国消费者越来越不介意品牌从哪个国家而来,他们对品牌的国籍表现出越来越高的开放性。在2007年有42%的消费者表示对于品牌的国籍没有明确偏好,而今年这个比例上升到52%。

  收购者也不会不明白这个事实,如果消费者对于品牌没有很强的忠诚度,他们也同样不会认为这个品牌有太多保留价值,而吸引他们的多是这一品牌的现有原料、生产、销售渠道。或者,更可能的是,面对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的市场,以及由于快速城市化而带来的更广阔的农村市场,并购一个为城市和城市边缘的农村都熟知的公司,是一种更为便捷的方式。

  当年可口可乐欲收购达能,遭到了法国人的抵制。声讨之势,与汇源案在中国引起的轩然大波颇为相似。不同的是,在并购之前,中国消费者似乎从没像法国消费者爱达能那样,爱过那些消失了的民族品牌。有多少中国消费者愿意因为爱国情感而以自己的货币选票守卫民族品牌?有人曾抵制家乐福超市,但其中有多少同时拒绝乘坐空中客车?

  所以,另外一个角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本土的消费品生产企业未必比这些海外企业更了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与市场。品牌能够持续创造价值,根本的动力源自与其顾客稳定的情感性联系,从而赢得可靠的行为忠诚。特别是对于技术含量并不突出的快速移动消费品企业,洞察消费者的认知与情感世界才是确保品牌成功的根本。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