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茶产业的发展,我省各类为茶业经济服务的协会、学会、促进会、研究会、联谊会等中介服务组织,也应运而生。这些组织曾为我省茶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服务工作。但随着茶业经济的发展,对社会中介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我省众多的茶叶中介组织由于开展工作分工并不明确,吸收会员也无界别,很多社团几乎重复着同样的工作,造成资源严重浪费。
不少茶企负责人坦言,过去由于抹不过人情面,每家社团都要加入,而且每年要给每个会交上一笔会费。而加入不同社团,还不仅仅是经济负担上的问题。每个组织每年要开一次年会,再加上举办论坛、展销等活动,如果都要出席参加,除经济上的负担外还要耽搁大量的时间,而不少的会议实际效果并没有多少。一位县级茶叶企业的总经理粗略估算过,如果一个县级茶叶企业加入行政和业务管辖范围内的各级协会,至少得四五个。如果是知名度高的大企业,要加入的就更多了。
政协委员建议整合茶叶社团
茶叶社团组织多而杂的问题,不仅一些茶企颇有怨言,也引起了省政协委员们的关注。今年我省“两会”期间,几位省政协委员提案指出,我省各种的茶叶中介服务组织过多过杂,职能交叉重复,力量难以整合,有的中介服务组织仅停留于收费或者赞助,服务不到位。因此,他们建议:“省里组建一个全省性、综合性、权威性的茶叶中介服务组织,具有民办公助的性质”。
省委、省政府领导非常重视福建茶业发展,委员们的建议更是引起重视。省委、省政府领导经研究决定筹建海峡茶业交流协会,通过整合我省现有的茶叶中介服务组织的人才资源和网络资源,加强协会的组织、协调、服务工作,推动福建茶业产业发展,茶文化的繁荣、茶社会的和谐,促进海内外,特别是海峡两岸茶产业及茶文化的合作交流,为发展茶产业,宣传茶文化搭建平台。
构建各种交流和协作平台
今年2月,我省专门成立了海峡茶业交流协会筹备组,开展协会的各项筹备工作。经协商,福建省茶叶协会、茶叶学会、茶文化研究会、茶产业促进会等涉茶社团的职能由海峡茶业交流协会的相关组织承担。海峡茶业交流协会除在海峡茶业交流协会的科技文化部加挂福建省茶叶学会名称外,各省级茶叶社团都按照相关规定注销。
刚当选的海峡茶业交流协会第一届会长张家坤表示,协会将致力于促进茶产业发展,介绍茶叶种植、制作、经营的先进经验,推广有机茶的产业支撑技术,推动茶叶品牌培育,形成规模效应;推广并维护茶叶标准化及原产地认证;介绍与茶相关的经贸往来与技术、文化交流情况;帮助茶企业按照世贸规则,解决茶产品进出口贸易争端,维护我省茶企业、茶农的合法权益;以茶博会的举办为契机,通过民间组织的纽带,建立与台湾之间的双向交流平台,组织海峡两岸茶文化研讨,相互学习借鉴发展经验和茶业科技,推动海峡两岸茶业洽谈、展销、投资和茶文化交流,促进两岸经贸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