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茶业:评比换思维,激励多喝茶
发布时间 2011-10-15 浏览 5189 次
民生产品的产销联系,“消费者是茶业衣食父母”这句话,当最贴切不过。

  安溪茶业发展到今天,业态处在什么发展阶段?发展的动力在哪里?发展的方向在哪里?这些问题都发人深省。有识之士认为,这些问题的根本,在于安溪茶业是否贯彻“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是否将消费者当作衣食父母。某种意义上,安溪茶业能否保住现有优势,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摆正产业与消费者的依存关系。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正逐渐影响到我国的实体经济,未来数年随着结构调整,国内购买力下降已是无法避免的趋势。购买力下降连带影响茶叶销售,包括安溪铁观音的销售,看来也将难以避免。在这样的前景下,安溪茶业密切产销关系,巩固茶业市场,稳定市场占有率,扩大茶叶消费群体,将是应对困难和挑战的措施之一。

  设立“安溪铁观音百万元消费大奖”,不失为密切产销联系的办法之一。这就是说,安溪县政府将像奖励茶业生产那样奖励茶叶消费,使消费者也成为共享安溪茶业发展成果的对象,其作用一半是回报社会,一半是鼓励消费忠诚度以及消费大户。

  举例来说,目前中央政府决定投入4万亿元,保持国内GDP增速。这些投入多数是基础设施建设,围绕着钢铁、水泥、施工单位。安溪茶叶应瞄准这些行业,设计出适合他们消费的“降温茶”、“工地茶”等,并在这些单位的茶叶消费中设立大奖,鼓励选择安溪茶,鼓励多喝安溪茶。

  “百万元大奖”还应瞄准过去几十年来,安溪茶的消费老客户、大客户,以及奖励政策推出后,新增的客户群、消费群,例如酒店消费、机场消费、车站消费、单位用茶消费、礼品定购消费等。

  技术层面上,或许有人会提出如何核定消费量。这的确是个难点,但以安溪中国茶都为例,凡在交易市场买卖都过磅都有记载,一年累计下来不难评出购茶大户;如若在各茶店广泛评比,则茶店开出的税票应视为有效评选依据。再有麻烦,由安溪县茶业总公司监制售茶票据,当是解决的办法之一。

  “百万元大奖”并非颁给买茶最多的一户或一人,事实上它可以设立若干奖类,细化诸多奖项,一年一评,给予隆重颁奖,以彰显政府对他们的肯定和谢意,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安溪茶叶的消费圈。

  政府设立消费大奖,并非指政府财政包办大奖事务,即使是为大奖买单,也可动员涉茶企业出资,成立奖励基金组织,政府投入启动资产,茶企、茶农、茶商都可以出一些,因为大奖的效应受益的是整个业界,大家都出一点很合理。

  政府还应鼓励大茶企,加强消费互动,密切客户关系,投入资金进行拓市努力。各茶企也可设立针对消费者的奖项,可用现金奖励,也可用茶叶奖励。总之,多喝茶有奖励,多喝茶不吃亏,应当成为一种时尚。

  与此同时,茶业宣传还应针对茶叶消费多开栏目多作宣传,把一些有20年、10年历史的安溪茶消费者、爱好者、市场贡献者的经历、故事,以及长期饮茶对人生、事业有帮助的事迹,多作挖掘多作宣传,以营造气氛,策应鼓励消费茶叶的活动,保持热度,持久开展。

  “从评内到评外,从奖励生产到奖励消费,若能完成这一提升,则安溪茶业不愁发展动力,不愁发展后劲。”有关专家这样说。只是不知道,在安溪茶业可持续发展课题中,消费者是否被纳入视线?是否被作为事关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因素?

1  2  3  4  5  6  7  8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