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半成品原料的季别调剂
普洱茶原料来自春、夏、秋茶。春茶由于茶树生长旺盛,芽叶肥壮,内含有效物质丰富,果胶质含量多,加工出的半成品,条索紧实,身骨重,滋味浓醇,叶底较嫩;夏、秋茶由于气温较高,茶叶生长快,对夹叶多,易老化,果胶质含量少,加工出的半成品,条索较松,身骨较轻,多梗含片,滋味稍淡,外行内质都不如春茶好。不同季节生产出来的茶叶质量不同,春、夏、秋茶必须分别发酵,分别堆放,按照本企业产品特点,合理调剂拼配比例,使成品品质均衡一致。
拼配概念
1季節拼配(春雨秋).........春茶拼配秋茶為增加口感、降低成本與量產,拼入雨水茶為降低成本與量產。
2茶種拼配(台地古樹)........降低成本與量產、增加口感、穩定批次品質。
3級數拼配(蓋面)........降低成本與增加美觀。
4年份拼配.......穩定品質、增加口感、量產。
5發酵度拼配(少見,包括生熟拼配).....增加、改變口感。
所謂純料,所辨識的是其缺點而不是優點,因為優質茶的取向非常一致,走向終極,味道都差不多,「香氣飽滿」、「韻底長而深」、「層次感」、「穿透性」、「香甜苦澀酸的均衡」等等。所以在拼配概念中,要先有「互補」、「強化」概念,也就是揚長補短,而不能出現拼配雜味。在這基礎上,可以了解到並非使用最好最貴的料就能拼配出最好的茶,時常好茶之間都有相互牴觸與矛盾。香型、苦澀、柔滑度、留存度、廣度、深度等,都不容易並存,甚至會相互抵銷,這也是拼配難度所在;簡言之,拼配須達到一加一要大於二的效果。
這幾天的純料辨識與拼配教學,由斗記所提供原料共十六茶山十七款茶(一款巴達荒地)。讓大家最感興趣以訝異的,就是茶菁之間的相互矛盾,尤其是優質茶品之間對等拼配容易出現雜味與水味,竟有種一山不如二虎的感覺,「主次」的觀念在普洱茶中也能體現。反而,個性不是很顯露的茶菁卻時常能對等相容、互補。有些茶適合當主料,有些適合當配料,有些只適合當螺絲釘、當鋪底(量大之次料),有些原料連我也掌握不了。敎與學,大家繼續學習,永無止境的學習,共勉之!
来源:中国茶吧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