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茶叶品牌回家 谁将是最后赢家依旧难料
发布时间 2011-10-16 浏览 6166 次
的沦陷,几乎都是在“千方百计与跨国巨头寻求合作,以求更好发展”的美妙理想簇拥下,掉入一个巨大陷阱、最后被理想葬送的。这使一个理想之旅的死亡,有了悲伤又悲壮的意味,从此在国人心中挥之不去,久久缠绕。

  而今这种失守和沦陷,仍在持续并升级,部分跨国公司对我品牌的打压,已进入战略阶段,一些知名并有相当竞争力的民族品牌,正被部分跨国公司以各种名义和手段逐步收复,虽然我国相关法律对此已有种种限制,但具体案例复杂难断。这是一场商战,赢输只能由强者掌控。

  正当达能与娃哈哈的纷争白热化时,一个另类事件出现了:6月13日,北京茶叶总公司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离家8年的“京华茶叶”品牌,已被公司从当年的品牌购买者—联合利华手中购回。

  这是一个不同于其它企业的成长版本,其顽强的发展和转型能力,终于为收复失去的品牌,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拥有了掌控命运的能力。虽然很多人认为品牌以低于转让价回家,是件非常开心的事,但这不是最值得关注的,最值得关注的是该公司在品牌离家的8年时间里,怎样完成了从一个缺乏综合竞争力、只是单纯的生产批发商、向具有综合竞争力的批发零售商的转变,直至8年后再次崛起。这不是常规意义上的8年,是一个行业发展史发生了转折:从计划经济进入市场经济。”京华茶叶“品牌回家,也成为穿越一个时代的艰难之旅。

  1999年8月,北京茶叶总公司主管上级北京二商局对外宣布:由于发展战略调整,“京华茶叶”品牌将有偿转让给联合利华,所筹资金用于公司战略调整。

  这个1950年代成立的中国老字号,就这样让1981年注册的我国第一个茶叶类商标,在这个夏天离家了。没有人知道这对当时公司员工的心理打击有多重,但此举一定是迫不得已。

  北京茶叶市场自1997年由专营转为放开后,部分企业逐渐变得命悬一线,北京茶叶总公司就是案例。其在发展的鼎盛时期,曾达到年销售茶叶16万担、销售额3亿元的好业绩,并首开中国袋泡茶先河,成为北京和中国茶叶市场闻名的花茶经销商。

  成长于垄断时代的企业,在市场经济面前手足无措,不到三年时间,公司年销售额便大幅下滑,被迫将“京华茶叶”品牌转让。与品牌一同被转让的,还有工厂及主要技术人员,300多人的企业一下子走掉200多人,曾经的花样年华结束了。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