芽尖和白毛尖都是谷雨前后采制的细嫩芽叶,多白毫,状如雀舌,包装为一斤一篓,每60小篓装入一个套箱内,茶商作为馈赠达官贵人、亲朋好友的高级礼品。天尖以下各茶,质量渐粗,都是商品茶。其中贡尖又分头黄、二黄两种;生尖分为正号、副号两种。捆尖因叶片较宽,人工加以蒸捆、烘焙成为条形,拣出黄叶。清末以后,主要只生产天尖、贡尖、生尖三种。1972年改名为“湘尖”一号、二号、三号。1983年仍恢复原名。这些散茶至今还是依靠手工生产。
花卷(花砖)
道光元年以前,陕西商人托茶栈雇人下乡采办茶叶原料,踩捆成包,叫“澧河茶”,随后又改为“百两茶”,踩成小圆柱形。清同治年间,晋商在“百两茶”的基础上选用较佳原料,增加重量,用棕与篾压而成花卷,每支净重1000两,所以又称“千两茶”。花卷圆柱长5尺(166.5 公分),圆周1.7尺(56公分),以边江村为主要产地,踩制技术为刘姓少数人所掌握,花卷茶做工精良,曾有茶商用水试浸,经七年茶心不湿。这种茶主要是晋商经营,又以籍贯不同分为“祁州卷”和“降州卷”。
花卷看似简单,实则不易。据花卷的传人、79岁的刘向瑞介绍,花卷只能在伏天生产,一支卷需要十多个年轻力壮的汉子同时做,加工时不能停,不但要力气还要技术和经验,大家一起唱号子才能把茶做紧做匀捆好,一天下来,能做十来根,得喝十多斤酒。
由于花卷制作时操作繁杂、劳动强度大、工效低、物料消耗多,1958年,湖南省安化第二茶厂(今白沙溪茶厂) 试用机械压制,改为长方砖形,规格为34.5×18.3×3.5厘米,称为“花砖”。1962年确定为每块2公斤。
茯砖
茯砖系用甘引为原料,最早在陕西泾阳筑压而成,所以又叫“泾阳砖”(简称“泾砖”)。每块净重旧秤5斤(3公斤),用纸壳封装,又称“封茶”。因为需在伏天生产,故称“伏砖茶”。茯砖制造的起始时期没有记载。根据赵尔巽《清史稿》,在顺治元年(1644年)泾阳已有茯砖茶,茯砖历史至少有三百多年以上。
在茯砖加工过程中因水、热、气温等条件,茶叶中生长出一种“茶黄霉直菌”的斑点,呈金黄色,俗称“金花”,对人身有益无害。西北各族人民认为“金花”越多越好,是衡量茯砖品质的主要标志之一。1953安化砖茶厂成功制造第一片茯砖。1956年改用机械压制茯砖,每片净重2公斤,大批量生产,供应西北,结束了三百余年来只供应原料的局面。1970年,按湖南省统一安排,改由益阳茶厂主要生产茯砖。1985年,白沙溪茶厂根据市场情况,又恢复生产;同时,县茶叶公司黄沙坪制茶厂及酉州茶行也大量压制茯砖,多渠道销住西北。
黑茶砖
安化黑茶砖是20世纪30年代推出的产品,呈长方砖形,规格为35×18.5×5厘米,每片重2公斤。与茯砖相比,砖压制更紧更硬,砖面乌润光滑,嵌印有商标图案及出产厂名。
1935年5月,湖南省茶事试验场仿照湖北羊楼洞的压砖方式,用木机试压黑砖茶初步获得成功。1939年9月,湖南省茶叶管理处成立,安化籍的彭先泽任副处长,受命筹建茶厂,试压砖茶。经多次试验在1940年3月成功压制出黑茶砖,终止了“在安化不能压砖”的历史,是湖南制茶史的一个转折点。当时的砖茶分“天、地、人、和”四个等级,统称“黑茶砖”。1940至1942年陆续运往新疆哈密等地,与其易货及偿还贷款,共生产200余万片(4000多吨)。1947年湖南砖茶厂及华湘茶厂也恢复生产黑砖,部分私商也有生产,不分等级,都称为“八字砖茶”。从1940到1949年10年时间,共压制黑茶砖有六百多万片,供应边区,出口前苏联。
解放后,安化砖茶厂(今白沙溪茶厂)继续大量生产黑砖茶,源源不断供应西北,期间少量经广东运往香港销给华侨。已显陈旧的白沙溪茶厂的生产能力年产可达五千吨,后建的益阳茶厂规模更大,设计年产黑茶八千吨,可见湖南黑茶在中国黑茶中的地位。
黑茶的喝法
从古到今,湖南黑茶的喝法一直延续着在我国西北牧区,以牛羊肉为主食的少数民族捣碎湖南黑砖茶兑奶熬制成奶茶的饮用方法。黑茶含有多种人类必需的维生素和稀有元素,特别是茶碱的含量较高。多年来,生活在牧区、高原及缺水、无蔬菜的少数民族以饮茶来去膻化食、补充水分和维生素,这一生活习俗至今也未改变,黑茶对于他们就像每天要用油和盐一样重要。
黑茶叶粗且根多,由于渥堆不超过24小时,叶质生硬,有些品种如“千两茶”水几年都泡不进,所以用酒精炉煮茶较适合。壶声沸腾,茶香四溢,经久耐泡,回甘依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