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茶中之王--大红袍
下一主题:武夷山大红袍的崛起
武夷茶始于唐,兴于宋,盛于元明;武夷茶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就是以名人的颂扬诗文开始的。《崇安县新志》中道:宋时范仲淹、欧阳修、梅圣俞、苏轼、蔡襄、丁谓、刘子 、朱熹等从而张之,武夷茶遂驰名天下。千百年来,多少青史垂名者都曾经臣服在它的跟前,为之倾倒;甚至连一向不喜武夷茶、只好龙井的清代著名诗人袁枚饮罢武夷茶,从此改变自己的观点:“武夷(茶)享天下盛名,真乃不忝。”号称一日不可无茶的乾隆皇帝因之赋诗:更深何物可浇书,不用香醅用苦茗,就中武夷品最佳,香气清和兼骨鲠。藉此,被后人视为品懂“岩骨花香”的第一高人。
今天,九龙窠崖壁上的六株大红袍古树,已录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被英明地停采留养,而通过无性繁殖的大红袍也在武夷茶人用心血和汗水的精耕细作之下,发展到了四万多亩。武夷岩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定了强制性的国家标准。“大红袍”已成为武夷岩茶的响亮品牌和代名词,从此走下神坛,走进平民百姓,走入千家万户,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它外形的油润带宝色、内质的香气浓长清幽、滋味的醇厚甘爽和岩韵、汤色的清澈艳丽。
这是千百年来,武夷茶人历经了一代代的传承和创造,对人类精神和物质的一种贡献。
岩骨花香永远弥漫在人间。
作者简介:沉洲,原名陈健,出版过两部历史长篇小说、两部散文集,举办过“沉洲竹根造型艺术展”,现已有200余万字的文学作品见诸于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