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通考卷三百一十九舆地考
潭州 古三苗国之地。自春秋以来,为黔中地,楚国之南境。秦为长沙郡(有万里沙祠,故曰长沙)。汉为长沙国,初封番君吴芮为长沙王(都於此);及景帝,封子发又为长沙王。後汉复为长沙郡,晋因之。宋长沙国,兼置湘州(领郡十,治於此)。齐因之,又为长沙郡。湘川之奥,人丰土辟,南通岭峤,唇齿荆雍,亦为重镇。梁、陈以来,皆因而不改。隋平陈,置潭州(取昭潭为名)。炀帝初州废,置长沙郡。唐为潭州,或为长沙郡。属江南道。领县六(长沙、湘潭、湘乡、益阳、醴陵、浏阳)。唐末马氏据其地,建为武安军节度;梁以衡州攸县来属。宋乾德元年,平湖南,降为防御。太平兴国二年,析长沙六乡置宁乡县。端拱元年,复武安节度。淳化四年,以衡州衡山、岳州湘阴并来属。熙宁六年,置安化县。元符元年,以长沙县五乡、湘潭县两乡为善化县。属荆湖南路。贡葛、茶。领县十二,治长沙、善化。长沙(隋县。有岳麓山、湘水、沩水、橘洲)湘潭(唐县。有碧泉)益阳(汉县。有五溪山、益水)湘阴(唐县。有涟水、汨水)醴陵(唐县。有王乔山)浏阳(唐县。有因水)攸(唐县。有?阳山、攸水)衡山(晋县。有衡山、武阳山)安化(有浮青山、资江)湘乡(有县。有 水)宁乡(有大沩山,沩水)善化。
大盛魁购销的商品种类很多,自称是“集二十二省之奇货”。例如:
砖茶:主要产地在湖南,大盛魁装砖茶的箱子大小是固定的,有一箱装36块的,名三六茶,专销张家口旅蒙商。有一箱装24块的,名二四茶,专销归化、包头等地,乌里雅苏台、科市多等地蒙民最喜喝。另一种是每箱装39块的三九砖茶,大盛魁每年运往蒙古、乌、科等地的三九砖茶约4000余箱,每箱值银十二、三两,总值达五万银两左右。
就茶叶而言,两湖地区茶叶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面积较广,产量居全国前列。《唐书·刘建锋传》、《宋史·食货志》、《文献通考》等史籍,均有两湖地区岁贡茶叶之记载。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二月,设立常德、澧州榷茶提举司。元元统元年(1333)十月,复立湖广榷茶提举司。明清以降,湖北蒲圻成为中国重点产茶地区之一。湖南茶园则主要集中在三大区:以安化、桃江为主的资水中下游地区;以临湘、平江为主的湘东北地区;以涟源、宁乡为主的湘中地区。
:中国最专业的黑茶资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