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品味普洱茶,品味人生
下一主题:清代阮福《普洱茶记》
以上论证,无可辩驳地说明了:中国云南尤其是西双版纳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发源地,它为世界茶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提和坚实的基础,它是世界茶叶赖以繁衍、发展的母体,是世界茶文化发生、传播的摇篮,因而它在中国乃至世界茶叶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而普洱茶却是这一茶树发源地的传统正宗名茶。
王懿之先生此文,从四个方面界定了茶树生源于西双版纳这一基本常识,同时也推出了“普洱茶却是这一茶树发源地的传统正宗名茶“这一结果。这无疑为我铺阵出自勐海茶厂乃至西双版纳的普洱茶珍品,提供了强大的历史背景。不过。有意思的是,同是王懿之先生的此文,在台湾版的图书上和滇版图书上,于某些至关重要的细节上却存在不同。台湾版《紫玉金砂》第14期和台湾版《紫玉金砂普洱文选》上,关于茶树的发源地,关于北回线以南的我国古老茶区,均专指西双版纳;而由黄桂枢先生主编、由云南科技出版社在1994年4月出版的《中国普洱茶文化研究》一书中,则几乎在“西双版纳”的前面都加上了“思茅”一词,意即“思茅”在茶树发源、茶山种植史、普洱茶制作等方面,更胜于西双版纳。古人皆云“普洱不产茶”,为何云南之书却将思茅置于西双版纳之前,何故?不得而知。当然,我希望这是因为台湾图书的编辑因偏爱西双版纳而删除了思茅,而云南的编家则是因商业文明之需而加上了思茅。
但不管怎么说,茶树之于西双版纳,普洱茶品之于西双版纳,均犹如儿孙之于母体,毫无争讨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