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凝思间,曹六荣已取出茶膏,用茶刀切下一撮指头大的茶膏放在我们眼前。我用手指拈出一点点茶膏粉放入口中,有一种类似中草药的苦感,何首乌?茯苓膏?不知如何形容,有一种似曾相识的味道,却想不出是何物。
神秘的背景与久远的来历,更加引发了大家一品为快的欲望。但见曹六荣气定神闲,将一个注满山泉水的玻璃茶壶,放在酒精炉上烧得滚沸,再将刚才切下的那撮茶膏放入壶内,茶膏在沸水的拥抱下,如水墨画般渐渐氤氲开来,一圈圈向外扩展。奇怪的是,还在扩展的琥珀色茶圈忽而又收缩回去。一伸一缩之间,像水母在海中之态,煞是好看。须臾,茶膏已完全溶化,其汤色枣红,再轻轻搅匀后,曹六荣为在座一一斟上茶汤。
老黄端起瓷杯,开玩笑地说:“这是皇帝般的享受啊!”
我轻嗅茶汤,最初感觉不到什么香气。茶汤入口,除了一丝淡淡的清甜外,纯净似无味,说不出什么感觉,待将茶汤咽下后,一股枣香在口腔中弥漫开来,清幽温和。
再品,口腔内生津之感顿现,茶汤依然温和柔顺似无物,也许这正是智者的境界:澄静空灵,无所执著,在淡然中携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于轻灵中自有令人仰视的高度。
缺了一个小小角的茶膏,无语静置,宛若当初。在承受过千熬百炼,经历过沧海桑田,穿越过星移物转之后,它来到我们的面前,为我们奉上的,却是如此的简约而厚重,清淡而甘甜。
“茶是一个人修身养性的载体,品茶是一个过程,是一种生活态度。如普洱茶不仅改善了我的健康状况,而且让我感悟了很多人生的道理。人的一生就像制作一块普洱饼茶,历经寒暑变迁,最终成就。”曹六荣如是说。
链接:
曹六荣,自号归真茶室普洱斋主。中国茶业流通协会会员,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员,国家高级评茶师,山西茶叶展评组委会理事,曾多次接待国际茶友及参加茶事活动。被誉为“三晋普洱茶王”、山西的“普洱茶文化大使”。
原载《海峡茶道》200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