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你店里的"金骏眉"都是什么价位?
高小姐:几千块,上万块不等吧,得一万出头吧。
记者:最便宜的呢?
高小姐:5、6千吧。
业内人士:不仅仅是"游资炒作"的产物 市场以次充好居多
蓝皮书分析认为,在近几年的茶叶热潮中,福建红茶当起了领头羊,并逐步打入高端市场。除了适制传统福建红茶的地方菜茶、福鼎大白茶、乌龙等地方品种之外,还有政和工夫红茶、金骏眉等优质新品种进入市场,并广受欢迎。那么,金骏眉到底是何方神圣能卖到那么高的价格?是哪个环节获取了高额利润?
福建梁品记茶叶公司董事长,同时也是武夷山桐木红茶协会副会长的严天福多年来一直在福建做茶叶生意,对茶叶的采摘到零售环节都十分熟悉。严天福掰着手指头向记者细数了金骏眉采、制、售各个环节的成本到底有多少。
严天福:首先第一个成本就是采茶青今年我们收850,然后你要4斤多做1斤,而且我们收入工资很高,而且一天做不了多少东西,我们天天才收十几、二十斤茶青,桐木的大部分都在半野生状态,很多都在毛竹林里面从来没有被开发过的野茶那个更贵,我们成本就要一万多,现在批发价最低最低三千六嘛,所以只有中间商才去炒,我们真正生产者是没多少利润的。
前两年的大红袍热潮让人记忆犹新,除了炒作,市场游资的盲目投入也是导致大红袍价格虚高的重要因素。再往前数,普洱茶也走过了大涨之后大跌的道路。社科院的茶叶蓝皮书分析,如今像金骏眉、大红袍这样的高端茶叶价格持续走高,不仅是"游资炒作"的产物,居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消费的多样,名优茶的品质等也是人们热衷推崇高品位茶叶的重要影响因素。
严天福:桐木标准的"金骏眉"都是集中做的嘛,而且都是上了百年以上的茶龄,所以它的茶质特别好。
记者:市场上目前"金骏眉"以次充好的多吗?
严天福:可能一万比一吧。
记者:一万个假的,一个真的?
严天福:对。
作为武夷山桐木红茶协会副会长,严天福告诉记者,中国茶业近几年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和提升,但是,有名茶、无品牌,企业多、品牌少,是束缚茶产业快速发展的障碍,而在社科院的《茶叶蓝皮书》中认为,金骏眉的成功,是成功在文化创意上。推行品牌化、对茶叶市场植入文化创意营销、打破传统的营销格局才是众多茶企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