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茶战中原:好心不一定能给农民带来好处
发布时间 2011-12-30 浏览 7546 次
存在诸多浪费。

“信阳产茶虽有数千年,但原料多来自春茶,而夏秋茶的利用率却不到30%,大多被浪费。”一位来自信阳当地的茶农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彼时,从福建至河南履新的省委书记卢展工注意到此问题,便向信阳市建议,可借鉴福建红茶经验,尝试创新茶叶品种,通过采摘夏秋茶,开发信阳红茶加工,以增加农民收入。

随后,来自福建的福建省九拓茶叶有限公司进入信阳,与信阳市合作开发出新的红茶品种“信阳红”。

来自信阳市茶产业办公室的消息称,截至2011年年底,信阳市已经出现60多家红茶生产企业,产量近600万公斤,占全市茶叶总产量的13%,而产值则达15.5亿元,占茶叶总产值的27%,当地茶农的亩均收入,由之前的不到3000元,增加到了4000多元。

以信阳市市委书记王铁、市长郭瑞民当街销售“信阳红”为起点,这个源自河南的第一个红茶品种开始逐渐出现在北京、广州等地,位于郑州的河南饭店的展厅,也开始摆上“信阳红”的礼盒。

随之出现的河南

1  2  3  4  5  6  7  8  9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