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美丽的白毫银针传说
下一主题:白茶:古人饮茶的六境
1、白毫银针。清光绪版《福鼎乡土志·物产》“茗,邑产以此为大宗,太姥有绿雪茶,白琳有白毫茶,制作极精,为各阜最”。中国著名茶学家、茶学学科第一位博士生导师张堂恒著《中国制茶工艺》载:“乾隆六十年(1795年)福鼎茶农采摘普通茶树品种的芽毫制造银针”。据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福宁州志食货贡辨》载:“芽茶84斤12两,价银13两2钱2分;叶茶61斤11两,价银1两4钱7分9厘。”以上史料记载表明;明朝年间,福宁州就有用于生产的白毫银针的芽茶,价格与普通茶叶相比,相差几倍;白琳做为古代主要的产茶区,不仅是白毫银针产区,而且制茶工艺极精。古代茶农生产白毫银针掌握一定的经验。根据白琳老茶师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