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茶叶欲越鸿沟还需给力
发布时间 2011-06-18 浏览 6011 次
认为缺乏茶产业赖以沉淀和发展的“文化之根”,是导致贵州茶叶品牌弱、附加值低、缺乏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所在。在广州国际茶叶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康剑东看来,贵州茶产业呈现“两少一多”的状态即:产量少、知者少、品种多。究其原因关键是不上规模,特别是在打造品牌上一直处于弱势地位。记者调查发现,2010年贵州省茶叶年总产值在35亿元左右,已注册的茶叶商标却多达200余种。较早的品牌是“湄潭翠芽”和“都匀毛尖”,后又陆续出现凤冈“锌硒有机茶”、贵定“云雾茶”等品牌,且县县都在自己开发品牌,每个茶企都在竞相推出产品,毛尖、银针、翠片、翠芽等,层出不穷。康剑东分析认为,从局部来看,上述情况对一个县的经济发展有好处,但对整个茶产业的发展未必是好事。此外,由于品牌资源整合滞后,大家各自为政缺乏联动协作意识,品牌杂乱,知名度很小,最终导致难以被国内、国际市场认同。据了解,尽管近年来贵州茶多次在国内评比中获奖,但相对于西湖龙井、福建铁观音等老品牌,其市场名气无法比肩,贵州茶区普遍陷入廉价原料供应地的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