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从茶保管到“茶博士”
下一主题:文学家余秋雨接受独家
记得第一次见到邵大亨紫砂钟德壶是在1993年的春夏之交,那时笔者自日本回国,在家乡宜兴长住。虽北上京城已经势在必行,但阔别已久的故乡及亲友的确让人难舍难分,尤其是与亦师亦公(乡语爷爷之意)的顾景舟,我们整日天南地北地有说不完的话题。
一天先生和我谈起了历代紫砂制壶的名家高手,他将珍藏的大亨钟德取了出来。我清楚地看到先生取壶时凝重的神态,后来我才知道,邵大亨无论在制陶的态度上、技艺上还是人品上都是他最崇拜的一位。此壶的壶盖已经破裂,由几个搭钉很好地扣合着,壶高100毫米,口径99毫米,盖印大亨二字。此前我多次在书中见过,不想这邵大亨的光素代表之作竟是顾老自己所藏。他将壶轻轻地放在桌上,一语不发,只是微微地看着我笑,我仔细反复地拿在手中抚摩端详,生怕漏掉任何细节,过了良久,他才眯着眼笑盈盈地不无神秘地说“你看呢?” 我将自己的观察心得一五一十地倒将出来。他频频点头……这情景一晃十三年了,顾老也仙逝十年,可现在回忆起来依然历历在目。
邵大亨,清嘉庆道光年人,出生于宜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