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石昆牧“普洱茶初探”
下一主题:创造性微生物技术 助
舒培林回家后仔细算了笔账,他有26亩茶园,每年产茶约2.5吨,建生态茶园虽然产量减少约20%,但价格却翻了2番,除去增加的劳动力等方面的成本,生态茶园建成后可在原有的基础上增收2万多元,算完账后,他自愿加入了种茶合作社,并主动改造老茶园,建设生态茶园。消息不胫而走,其他种植户纷纷效仿。
从抵触不情愿 到配合参与
据了解,近几年,普洱市茶叶产量不断增加,但出口的却很少,只有普洱市原生茶业有限公司、思茅祖祥高山茶园有限公司、西盟大黑山茶业公司等少量出口。原因就在于茶叶农残超标,达不到国际标准,难以走出国门。而国内市场上,茶价的理性回归,正考验普洱茶因生态环境恶化,灾害频繁,成本加大等诸多问题。
一位茶农向记者掏出心里话,由于前几年普洱地区漫山遍野的茶园一窝蜂地栽种,导致茶园自然调控功能遭受破坏,在“速成效应”的催化下,化肥、 农残问题突出,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