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后“大红袍”时代的营销策略反省
发布时间 2012-11-30 浏览 8686 次
音”如出一辙。

武夷岩茶的品种,除了大红袍、铁罗汉、水金龟、白鸡冠、半天腰等五大名枞外,现在仍然保存常见的还有300多个品种,加上那些不太知名的,据称有上千种,这在全国其他茶类和产茶区中是极为罕见的。再加上种植地点上还有“正岩”、“半岩”和“洲茶”的区别,品质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且同一区域不同山场仍会出现风味的不同。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对武夷岩茶品种与品质的认知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甚至会觉得如同“一头雾水”,因而在市场推广上阻力不小。“大红袍”乃“茶中之王”,历史底蕴深厚,知名度高,将其作为一个象征性的“统称”,无疑可以化复杂为简单,容易打响品牌,利于推广普及。

然而,这一营销策略在取得立竿见影的市场效应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

首先,围绕“大红袍”的含义出现诸多的误读、分歧与疑问。通过百度指数搜索一下关注度,“大红袍”远比岩茶更知名,可以肯定,只知“大红袍”而不知武夷岩茶的大有人在。而在百度提问中,发出“‘大红袍’到底是什么茶?”等相关提问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