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茶类篇绿茶的种类-恩
下一主题:碧螺春圆了瑞典人“寻
名茶碧螺春,原来的名字是“吓煞人香”,后来是文人改了,也有说是乾隆皇帝改的。就像什么艺术都是生在民间发芽一样,一味好茶日后也自然开在金贵的地方。孔老夫子是一向讲究正名的,于是就有了“碧螺春”。回头看看,发现许多东西都是这样生长成熟起来的。譬如文学吧,中国古代的时候,大家写诗。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开篇的《诗经》,是吓煞人香,汉魏时候的诗也是,到了唐代,渐渐碧螺春了,特别是杜甫,他是写绝了唐诗的,这个“绝”字,一层意义是写到无人能及,另一层意思是把唐诗的全部的美都写完了,杜甫是碧螺春,至少是他逼着后人把唐诗称作了碧螺春。碧螺春之后怎么了呢,民间的种子永远在发芽,于是有了宋代类似现今流行歌曲的词,也就是说宋代独有的吓煞人香。之后又一个轮回,到了元曲、到了明清小说,“三、水、红、西”四大小说,是吓煞人香,明清人不大正视小说,于是这吓煞人香至今生气勃勃,这吓煞人香,没有被唤作碧螺春,也是我们现在可以称赞吓煞人香的理由。
我感觉“吓煞人香”好听,因为这是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