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官方微博成为茶企品牌
下一主题:茶叶收藏回归理性 选
一时“红”,不等于长期“红”,没有了历史渊源和文化因素的“绿改红”是站不住脚的,除非是中国茶产业完全进入工业化生产,但这又是多么不现实的事情。三年前,我曾预言,红极一时的“信阳红”还会重新回归、梳理和投入到“信阳毛尖”这一家喻户晓的传统历史名茶运作程序上来。不可能守着“金山”去想入非非而开发没有历史渊源和文化附加值的茶类。因为不具备与其他传统名优红茶抗衡的优势可言。除非有特殊现象发生。
《海峡茶道》:经历过茶市“地震”后,普洱茶的价格开始渐趋理性。然而,去年部分普洱茶(老班章、冰岛)的价格又有所上扬。您觉得普洱茶会再次迎来一个春天吗?
舒曼:不管是哪种茶,理性是进入市场的通行证。长期以来,普洱茶一直在“民俗饮茶”习惯和“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