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历史。1937年抗战爆发,长沙各学校奉命疏散,时为修业学校校长的彭国钧先生力荐校董迁校于安化东坪。先在酉州租屋办农校,黄沙坪租屋办小学。农校设有农艺和农村合作两大专业。彭先生以茶为我国传统产品早有振兴之志,于次年购茶园40余亩,增设茶科,继而在东坪对岸褒家冲购地1000余亩为农场及茶园,1943年农校全部迁入褒家冲。当时国内办茶科的大学仅为复旦,中专仅为修农。修农茶科为时所重,财政部贸易委员会拨湘茶改良费30000元(折银元2500元)补助充实设备,研究茶树栽培技术和加工技术。1942年制成首批
红茶1000箱,
黑茶70大包,品质优良,均为中国
茶叶公司收购。所培学生还研制出了手制揉茶机,推进了制茶工艺向半机械化发展。抗战期间,很多学生家庭接济中断,农校做出决定:一、学校垫借食米维持伙食;二、发动自救,种茶出售;因而学生一直生活安定,学业有成。并培养大批农业、茶业优秀人才。1945年抗战胜利,修业农校复迁长沙,安化褒家冲校园全部辟为茶场,茶科学生每年定期前来茶场实习。1949年8月长沙解放,修业农校为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