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茶历史
发布时间 2011-06-22 浏览 7622 次
;响彻山谷,回音不绝。

由于御茶园悉心栽培和精工制作贡茶,使武夷茶品质益精,影响日大,独秀于茶坛,称雄于建州,为世人青睐,被皇帝天子所赏识。到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废贡茶制度,御茶园经历255年。这是武夷茶优异的见证。

5、明代出现工艺更新

明代是武夷山茶叶生产大变化的时期。其前期由于延续生产、制做龙凤团并贡茶,严重地加重了茶农和当地政府的经济负担,因而茶叶生产受到严重影响,茶山抛荒,产量锐减。

之后全面按朝廷的诏令:罢龙团,改制散茶。由于散茶不要舂打拍印,因而产量得以增加,工艺得以简化,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茶叶品质。明代许次纾在其《茶疏》中说:“江南之茶,唐人首称阳羡,宋人最重建州。于今贡茶两地虽多,阳羡仅有其名,建州也非最上,惟武夷雨前最胜。”许先生所说“武夷雨前”,当系武夷绿茶,且有蒸青、炒青之分。

明代后期,武夷山延请黄山僧来制做松罗茶,此种又炒又焙工艺,当是发酵茶的起端。此后不久,红茶首先在武夷山的桐木、星村一带

1  2  3  4  5  6  7  8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