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盛时期。
茶叶陆路之路最初(1681年)由山西晋商到下梅收购
茶叶,武夷下梅这个历史文化名村成为晋商万里茶路的起始点。
茶叶陆路之路其全程是从崇安越分水关,入江西铅山河口装船,顺信江下鄱阳穿湖而过,出九江入长江,溯江抵武昌,转汉水至樊城起岸,贯河南入山西晋城,经长治抵平遥、大同到张家口,再至库伦(即蒙古乌兰巴托)北行,恰克图(中俄边界)再往西伯利亚输往欧洲。至十八世纪末“
茶叶之路”全盛时,其出口量达20多万斤(主要是正山小种)。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五口通商”后,为“海上茶路”代替。光绪1878年,武夷山茶(包括正山小种,武夷
岩茶)外销达70余万斤。武夷山茶从十七世纪以来,外销所开辟的“
茶叶陆路”之路与“海上之路”这两条
茶叶之路,足以与我国“丝绸之路”相提并论,竞相媲美。对加强国际间的交往,促进国际间贸易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本文由武夷山
茶叶信息网(www.513wys.com)整理收集-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