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首届茶博会看山西茶市场发展
发布时间 2013-08-11 浏览 6800 次
纵深通向蒙古高原和西伯利亚腹地及至莫斯科、圣彼得堡的驼道,这条道路近乎1万公里,这就是我们山西商人开辟的茶叶之路。”张永伟告诉记者:“那个时代,交通工具还很原始,运送茶叶全靠牛拉、马驮。在运输途中,遇到风沙雨雪倒是小事,还会遭到盗匪猛兽的袭击。最艰难的是,在途中,有800多里的茫茫戈壁滩,百里不逢井,数日不见人,需要超强的忍耐力与意志。可是,山西人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做了长达上百年茶叶的商贸往来。”

  张永伟告诉记者,有资料显示,从清初至民国八年,是山西茶商在俄蒙地区生意的极盛时期。在输出茶叶上,最多一年达到 2500万箱 (每箱约 30公斤)。那个时期,每年贸易额可达一亿五千万两白银。但到民国九年(1920年)外蒙古独立后,山西商人的生意逐渐衰落。民国十八年(1929年),中国在外蒙古的商业收入完全被外蒙古没收,从此与俄蒙的商业活动中断,兴盛多年素有“茶叶之路”的张(家口)库(伦)道路名存实亡。

  茶城、茶楼、茶博会搅热山西茶市场

  为将

1  2  3  4  5  6  7  8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