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
发布时间 2013-12-19 浏览 9058 次

洞庭碧螺春原名叫“吓煞人香”,产于苏州洞庭东山碧螺峰下。据《太湖备考》载:“相传一千三百多年前,洞庭东山碧螺峰石壁间有野茶数枝,山人采制,其香异常,名‘吓煞人’。”又据《清嘉录》记及:碧螺丝春本是一种野茶,生长在洞庭东山碧螺峰的石壁上,被当地老百姓发现后,采下来装在竹筐里带回去当作日常饮料。有一年,野茶长得特别繁茂,采下来的茶叶用竹筐装不下,大家把多余的茶叶放在怀里,不料茶叶沾着热气,透着一层异香,采茶姑娘叫叫嚷嚷地说:“吓煞人香”。

从此以后,姑娘们采茶不用竹筐,而放在怀里,并为这种种茶取名为“吓煞人香”。清人有诗为证:

  “此茶自昔知者稀,精气不关火焙足。峨眉十五采摘时,一抹酥胸蒸绿玉。纤挂不惜春雨干,满盏真成乳花馥”。

  清代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皇帝南巡太湖,江南巡抚宋荦进献此茶,康熙帝品尝后觉得清香异常,沁人心脾。就问宋荦这是什么茶?宋荦回禀道:“吓煞人香”。康熙帝听后认为其名不雅,就以茶色碧绿,形曲如螺,又产于早春,便赐名为

1  2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