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白茶等茶类的饮茶方式变迁
发布时间 2013-12-25 浏览 7060 次

从西汉至今,饮茶有煮茶、煎茶、点茶、泡茶四种烹饮方法。所谓煮茶法,是指茶入水烹煮二饮。唐代以前无制茶法,往往是直接采生叶煮饮,唐以后则以干茶煮饮。唐代以后,制茶技术日益发展,饼茶(团茶、片茶)、散茶品种日渐增多。唐代饮茶以陆羽式煎茶为主,但煮茶旧习依然难改,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较流行。明清以迄今,煮茶法主要在少数民族流行。煮茶法可以用来煮福鼎老白茶,十分合宜。

煎茶法是指陆羽在《茶经》里所创造、记载的一种烹煎方法,其茶主要用饼茶,经炙烤、碾罗成末,侯汤初沸投末,并加以环搅、沸腾则止。煎茶法在中晚唐很流行,唐诗中多有描述。五代、宋朝流行点茶法,从五代到北宋、南宋、煎茶法渐趋衰亡,南宋末已无闻。现在也多不可见。

点茶法是将茶碾成细末,置茶盏中,以沸水点冲。先注少量沸水调膏,继之量茶注汤,边注边用茶笼击拂。点茶是分茶的基础,所以点茶法的起始当不会晚于五代。点茶法盛行于宋元时期,并北传辽、金。元明因袭,约亡于明朝后期,也是属于消亡的一种饮茶方式。

泡茶法是

1  2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