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普洱茶的工艺演变之石
下一主题:茶友分享:如何冲泡各
这提议,说它是在拆普洱茶的招牌一点不过分。难怪邓时海先生在该杂志上激愤地说:〔普洱茶传统茶艺将中断四十年〕。
对这个结论自然很多人会反对,但对着各种反对声音邓先生可能只有苦笑,因为他心里藏着一句话:对那些没有喝过真正好普洱的人,我无话可说。
然而邓先生不知有没有注意到,这话是给他一手扇起的普洱茶热兜头浇了一盆冷水。我注意到邓先生的这句话是依据他订出的好普洱茶标准:云南大山樟林、大叶乔木晒青、古法生茶干仓、后发酵老气韵 】而说的。
但这样订标准,我觉得邓先生是有点感情用事了,按邓先生这个思路,标准还可以再感情些。
先说第一条件:「云南大山」,这样给生长地区定位,土壤学者马上会提醒你:不要只看山大小,更要看山体形貌、座向,看水,看土壤结构;而炒热了的茶区又会有人提醒你:单是大山还不够格,要名山,最好是「六大茶山」;而很多老茶农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