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品质变化原因
发布时间 2014-01-10 浏览 8748 次

茶叶内含成分的变化必须在适宜的湿度、温度、氧气、光照等因素及其相互作用下才能进行,因此环境条件是茶叶发生陈化、变质的外在因子,只有当内、外因子共存时茶叶品质才发生变化。水分是茶叶内各种成分生化反应必需的介质,也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必要条件。

一般成品茶的含水率为4%~6%,在这个含水量之内,茶叶的化学反应缓慢,微生物无法孳生。但当茶叶含水量超过12%时,茶叶内部化学反应会加速进行,微生物开始孳生,茶叶很快就会发生变质或霉变。

在自然条件下,茶多酚是一种极易氧化的物质。绿茶在贮藏过程中外形色泽会由绿变黄,由润变枯;茶汤色变褐,甚至变红;滋味迟钝,失去茶叶的正常风味。这些都是茶多酚自动氧化的结果。绿茶由于在加工过程中酶活性的破坏,茶多酚的含量比其他茶类要高,因此在贮藏过程中,绿茶比其他茶类更容易发生品质的下降。

绿茶中的维生素以维生素C含量最多,并且嫩茶的维生素C含量比老茶要多,高级绿茶中的维生素C含量可达0.5%以上。维生素是绿茶品质变化的重要化学指标,绿茶在贮藏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