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启桐:武夷山应建一个“岩茶技艺传承馆”
发布时间 2014-01-20 浏览 17514 次
做青”、“两晒两晾”、“低温久烘”等,这些技艺依赖于武夷岩茶生长环境与原料的地域性,在武夷山区域外无法应用。

2006年,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既然能够被首批列入,就足以说明这项技艺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叶启桐表示。

“做好武夷岩茶传统制作技艺的传承工作,实际上就是写好一篇自然与人的和谐文章。”叶启桐说。武夷山有非常好的生态,才有高品质的茶青,而要把茶青制成人们喜爱的好茶,则需要高超的技艺。

叶启桐表示,因为没有传承的场所,传承人无法进行正常的技艺传授工作,而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没能得到传承。这样的悲剧并非没有发生过。“传承不能靠表演,而是靠实践。”他说。

当前,武夷岩茶传统制作技艺的传承,基本上都是在个人企业内部进行,传承工作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企业发展的影响。“如果有一个政府搭建的公共平台,让所有的传承人都在这个平台上授徒传艺,那就能够较好地抛开企业发展的束缚。实际上,这也是一个旅游平台,可以向国人乃至全世界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