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天尖茶”朝廷贡茶的由来
发布时间 2014-02-18 浏览 9358 次

陶澍(1778—1839),出身于“安化黑茶之乡” 的小淹镇沙湾村(现为陶澍村)。这里绵延的青山,漫山满坡的茶园茶树,每到谷雨时节,茶农们挑筐背篓上山采茶,笑语喧哗,万绿丛中点缀朵朵红霞。家家户户火坑、梭筒、红薯、包谷、黑茶。正如陶澍诗云:“才交谷雨见旗枪,安排火坑打包箱,芙蓉山顶多女伴,采得仙茶带露香。身背竹篓上山岗,白云深处歌声昂,十指尖尖采茶叶,笑语阵阵比情郎。”陶澍无论出外求学、做官,家乡的安化黑茶常带身边饮用。

嘉庆五年(1800年),陶澍秋试中举。嘉庆七年(1802年),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为皇帝近臣,负责起草诏书,有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责,是为明内阁辅臣的重要来源之一),每天处于繁务时,总要沏一壶安化黑茶,香气弥散,朝臣们皆问何茶,品之,赞不绝口,均向其索,陶澍乐得一阵夸耀,惜而送之。1805年,陶澍父亲过世,守孝回归故里。1808年返程回京城时,家乡的安化黑茶(礼品茶)带了几大包,还有家乡的土特产。

陶澍与道光帝只三岁之差,此时陶澍任国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