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仙茗与继昌:共谱“老
下一主题:安溪铁观音秋茶销售或
武夷岩茶、肉桂茶、水仙茶、瓜子茶、佛手、大白茶……9月15日,在沈阳药科大学第八届二队科考成果展上,各种按照传统工艺制作的茶叶,格外引人注目,每揭开一罐茶叶的盖子,都有不同的茶香扑鼻而来。
“此次科考,我们不仅采摘回来各种野生茶,而且与当地岩茶企业联手,成立了首个武夷岩茶大红袍研究中心。”科考队领队、沈阳药科大学贾景明教授介绍,沈阳药科大学将发挥药学科研优势,系统而全面地调查武夷岩茶资源,将科学数据与标准元素,注入大红袍传统制作工艺,对其进行成分分析,让饮茶更科学、健康。
历时20天,总行程5926公里,这个暑假,沈阳药科大学科考队在瑞云山一共采集植物404种,制作标本1100余份;在武夷山采集植物232种,制作标本800余份……最为难得的是,科考队在武夷山市成立了首个武夷岩茶大红袍研究中心。
记者了解到,虽然国家对岩茶的标准涉及色泽、采摘期、重金属等诸多方面,但是对茶叶的成分一直没有定性。贾景明告诉记者,“我们希望通过对大红袍成分的系统分析,对其系统研究,分析茶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