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茶走粤东 出海行天下
发布时间 2015-03-12 浏览 12340 次
福建漳州和江苏云台山三地口岸后,唯一保留了广州口岸,广州享有了“一口通商”的优势,出现了洋货如山、番舶拥挤的景象,很快孕育出被誉为“金山珠海,天子南库”的十三行“华尔街”。广州“一口通商”先后延续了83年之久。期间,广州进出口贸易大增,收入由1792年的白银1300多万两增加到1837年的5500多万两。

十三行持久地担负起清朝给予它对外贸易的“特区使命”,独享着外贸垄断特权。广东与福建,如连襟一样,面向大海,但与福建相倚的广东,却因为康熙帝那道“一口通商”的圣旨,迅速让广州港终日桅樯如林,洋艘千帆竞发。可是清代的福建,沿海口岸总是遭遇多次海禁。当广州作为东南沿海唯一对外开放的港口时,盛产武夷茶的闽北茶商,也无奈闽江口就在脚下,不得不遵循康熙的禁令,绕道粤东,推茶出海。其实,外商早就嗅到了武夷茶香,对武夷茶趋之若鹜。最早与武夷茶缔结贸易关系的荷兰茶商,利用清廷批准它在广州贸易的通牒,在十七世纪初尝到武夷茶甜头后,再次把采购华茶的目光,聚向武夷茶。

康熙二十四年(1685),清政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