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重开海禁,在广州设立粤海关。组织内地的丝、茶、瓷等大宗货物用于对欧洲各国的出口,武夷山茶商迅速加入了华茶对外贸易的经销行列。据《崇安县新志》载:“是时海禁初弛,外商云集粤东,我邑茶产之良甲天下。”也就是在这一时期,武夷山的茶商们看到口岸贸易的无限商机,勇闯海关,驰骋洋场。在武夷山民间保存的下梅《南丰邹氏家谱》中,记载了清代茶商邹茂章带领他的团队出闽入海,“走粤东,通洋舶,闽茶赖以大行”,因为在经营中邹氏茶商能恪守“悃幅无华,品核精详,无二值,无欺隐,且不与市井较铢两”的商德,所售武夷茶质量数量达到了臻品等级,所以“洋人多服之。洋人如获异珍所至,辄信偿其利。”邹氏茶商也因此“家日饶裕,为闽巨室”。翘楚十三行洋商的首富伍秉鉴,以及伍氏家族的茶商们,其中就有闽北建瓯的茶商,伍氏茶商不仅在十三行有着雄厚的商贸力量,他在闽北还拥有众多的茶山,伍氏从闽北组织了大量的
茶叶从广州出口。武夷茶以上乘的品质,赢得了洋人的信任。
十三行崛起之后,荷、英、法、丹麦、瑞典、比利时等国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