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中国古代八大茶痴
下一主题:英国《自然》杂志:推
中国茶产业不是没有标准,
而是大众认知缺位,
需要从认知体系出发重构产业链
在《产业升级与小罐茶的证据链生意》一文中,我写道:
小罐茶谈不上革农业时代中国茶的命,因为中国茶的现状是三位一体的,农业时代的遗老遗少、现代社会的工业与后工业化并存,不需要小罐茶来做工业化之革命启蒙。
从清末开始中国茶一直处于工业化的百年进程,到毛泽东时代建立了粗放式的工业体系,改革开放后掀起了名优茶战略、斗茶大赛,以及传统手工制茶的复兴,推动着中国茶的精细化加工与深加工进程,无论机器还是手工制茶水平得到空前提升。
而2003年普洱茶在大陆兴起,标志着中国茶进入了注重原料与先天内质之阶段,外在的色香味形不是决定因素,只是外在的加分项,决定一个茶叶的好坏,要从茶园的生态环境、土壤、茶种、树龄、气候、海拔、种植管护方式等先天要素开始,有了先天优质的原料,还要制作与后期仓储得法,符合精细化生产品控要求,这样在先天与后天的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