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类茶人看中国茶产业的发展弊端
发布时间 2019-03-20 浏览 4509 次
,大家见到了金骏眉市场的火热,于是几乎所有的红茶都变成了金骏眉的样子,为的只是卖出一个好价钱。最后滇红粗壮的芽头也变成了金芽,白琳功夫、坦洋功夫变了样,宁红、宜红也变成了金毛满满,却再也找不到属于那片土地本来的味道,最终成为业界的憾事。

三年的时间,认识的人有茶农、有茶商、有茶艺师、有评茶师……做过这些人的采访,也和这些人聊过天,甚至于密友类型的不在少数,这些事茶的人在我看来分成三类。

第一类:把茶看作生命,以茶人自居,对茶的品质特别的敏感。他们常常觉得喝不来茶好坏优劣的人就是在“暴殄天物”,这近乎于《红楼梦》里妙玉:连水都分不出来,也配来喝茶?也许他们不一定会说出来,但心里一定是这么想。他们希望遇到的是茶中的知己,就跟钟子期和俞伯牙一样;他们希望看到的是一个干净的茶业的业态,干净的犹如碧海长空——哪里都是好茶,哪里都是有品味的人。殊不知,“水至清,则无鱼”。所以,对于茶的品质格外矫情的人最终都喝不上茶,即使喝上了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