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界“大师”乱象透视
发布时间 2019-11-21 浏览 9474 次
高超者的评定,意在扩大提升行业影响力与技艺水平。由于后者是人为单方面产生的,其影响力仅拘限于小范围内,故这种“大师”与自发形成的大师差距较大、份量悬殊,充其量只是对行业技艺高手的变相称呼。如今“大师”一词变得司空见惯,大师身价也因此大跌,以至民间流有“大师满街走”的调侃语。

在“大师”称谓泛滥、降格、变味的演变浪潮中,茶界“大师”也加入其中,特别是有一定做茶时间者,多以“大师”命名。首先需要确认的是,茶界“大师”有权威认定机构吗?笔者认为多是封闭操作,故茶界大师的权威性不高、公信力不大,影响力有限。

制茶工艺虽是构成好茶的一个要素,但并非唯一因素,因而不能将茶叶大师之名简单等同于好茶标准。茶叶知识体系繁杂,市场缺乏简易的好茶认定标准,因而消费者也不具备好茶知识与辨识方法。而一些“嗅觉”灵敏的茶叶经营者,从茶界大师身上嗅探到了可资利用的巨大潜在价值,于是便投入巨资对其进行大肆包装

1  2  3  4  5  6  7  8  9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